趙李橋茶廠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聽濤團隊對話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陳軍海
來源:轉載:湖北日報 點擊:568 時間:2024-02-29
2月22日,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聽濤社會實踐團到赤壁市開展“游三國古城,探非遺之美”主題“返家鄉”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聽濤社會實踐團前往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趙李橋茶廠”),對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陳軍海,就非遺趙李橋磚茶的傳承與現代化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赤壁作為歐亞萬里茶道的源頭,茶葉生產歷史悠久,青磚茶生產歷史源自唐、興于宋、盛于清,久負盛名,是聞名遐邇的“川”字茶的傳承者。趙李橋茶廠始終堅持傳承青磚茶、米磚茶的復雜制作技藝,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傳承發展。2014年,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2022年,又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陳軍海是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現任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緊壓茶研究所所長,第四屆荊楚工匠。

執堅定傳承之筆,讓“非遺”血脈相連。非遺保護傳承,關鍵在人。陳所長介紹到,非遺技藝的傳承有賴于師徒間的口傳心授,也有賴于長期實踐中的耳濡目染。為使趙李橋磚茶技藝不斷傳承,茶廠保持與擴大傳承人群,加強非遺人才隊伍建設。為使非遺傳承技藝不斷延續,第五代傳承人們組成傳承團隊多方面、多角度考察培養繼任者們。第五代傳承人們傾囊相授,并定期與相關科研院所進行指導交流,以此提升第六代傳承人的素質修養,讓非遺在傳承中延續與發揚。

展銳意創新之紙,讓“非遺”生生不息。非遺既要代代守護,薪火相傳,又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在與陳所長的交流中,實踐團成員常常聽到“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趙李橋茶廠也正是秉持這種原則,在傳承中根據現代化需求進行創新創造,及時引入機械臂、智能機械系統等輔助非遺技藝,以此提高制作效率、提升產品效益,“雙效”并舉,現代化設備代替手工技術,利用現代化技術不斷創新優化制作過程,使“非遺”在科技發展中不斷走向新生,在創新中不斷保留血脈,重塑根骨。

蘸包容開放之墨,讓“非遺”走向大眾。非遺技藝并非束之高閣的陽春白雪,他與廣大群眾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非遺”是大眾的藝術,通過非遺技藝使人民不斷獲得幸福感。在于陳所長的交流中,實踐團成員透徹了解了大眾與非遺文化的關系,也逐漸理解到非遺傳承需要突出非遺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讓非遺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形成人人保護、人人傳承的良好局面,共同守護中華傳統文化瑰寶。

通過本次對非遺傳承人陳軍海所長的交流,實踐團成員們進一步感受到赤壁青磚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深入了解了非遺傳承與人民美好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實踐團成員也提出搭建“非遺高校行”平臺,讓更多青春力量深入體驗非遺、了解非遺、保護非遺,深化產學研融合,共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瑰寶。
轉載:湖北日報